1)中国人占统治地位
中国人在统计生统行业占据统治地位,这个不光是指现在自费硕士,phd也是,faculty里面中国老师比例,相当于其他专业,也是很高的。读统计/生统、做统计类工作,不可避免,你要面对很多中国同事、同行,甚至可能置身于中国帮里。
有些系里,中国老师已经掌权了,对申请来说,就是招生录取过程中,中国老师能说了算,比如Michigan State,再比如哈佛。诚然,这些老师不是独裁者,系里也可能轮换负责招生的老师,但是因为他们在系里的地位,即使哪年不负责招生,依然可以施加影响。
2)排名仅作参考
统计专业的排名很特殊。有些综合名校,专业排名反而低;而专业排名好的,也有些学校综合很不起眼。US news的排名,大体可以反映学科整体强弱,但是并不能说明申请难度。你瞅着排名靠后的,未必就是好申的。
往往有些人蒙头上来就想着要前30,俺总是提醒一下,无论你说的是专排还是综排,建议把三十以后的学校也研究一下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整个统计、生统专排里的大部分学校都研究一下,可能更好一些。
在乎综合排名的大有人在。不要对照着us news统计生统排名看看,就很兴奋的说,有些学校不错,排名却不高,看来是我的重点申请学校~~
3)录取看重修课背景
统计这个专业不像eecs那样有一堆会议/期刊甚至水会可以去投论文,能发会议论文的地方,一般档次不高,比如生统,因为跟bioinformatics沾边,自然有些会议可以投或者是BMC bioinformatics这类难度不大的,但是统计生统类专业做得好的research,都是投一些公认的好journal。
作为本科生,无论是国内名校的还是海本,要有很好的科研弄到发journal论文的地步,难度很大。一般情况下,能区分开大家水平的只有GPA了。所以统计这个专业的录取,很看重申请人修课记录。你到底修了什么功课、难度如何、成绩怎样,录取委员会的老师都很在意。 比如有的学校看重real analysis,如果你没修这门课或者没有很好的成绩,申请基本就挂了。这个就是典型例子。
修课背景也跟学校出身相关,录取委员会教授如果不知道你的学校,不了解课程难度和深度,你抖出一堆90分的功课,也未必就能引起重视。 如果你上了某牛老师的功课,尤其是有美国教育背景的,能要推荐信的一定要争取到,拿不到的话,至少也要show off一下,你在某牛的课上,成绩很优秀。
4)offer数量少
统计生统系的规模整体上还是很小的。据金东方留学估计,统计生统有能力给全奖的学校,包括没排名也未必每年都有funding给offer的,加起来最多90-100个;好多top50的学校,每年给中国新生phd offer也就是几个而已。跟eecs某些大系一个年级能给几十个offer相比,规模实在是小,而国内数学统计类专业学生基数并不小。
如果是申请master ad,整体上,统计类的好多名校,招生是很紧的,stanford, berkeley, harvard的确也招自费硕士,但是发给中国学生甚至大陆背景学生的ad,数目上是很少的;再往下数,牛校里招自费硕士生规模大的比如University of Chicago,11fall看名字总共也不过13个中国人入学,里面还有海本。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跟某校似的,不管整体就业率不好,一口气冲着至少五六十个名额去招。
5)出身很重要
国内申请统计类专业最有优势的应该是北大和中科大了,其他的学校都要差一些,复旦、清华、南开、浙大等也有人去牛校,但是规模离前两个学校还是有差距的。北大科大的去哈佛斯坦福也被认为是牛人,但是不算轰动吧,而复旦浙大的拿下harvard, stanford的全奖,就能上报出新闻甚至闹出点争议性8g来,这个现象的背后大体说明了差距。
这里无意于评论各个学校的声誉或者某些牛人的申请战绩,更想指出一个事实:这些国内名校因为有出国的历史,很多杰出的校友已经遍布美国各大统计和生统系,他们一旦掌权,带来的不光是对中国学生有利,而且还意味着统计类专业的申请,会名校更牛、弱校更弱;中国教授们肯定了解国内学校在统计、数学方面的实力,招生自然也会倾向于他们心目中名校的优秀学生。换句话说,山大、苏州大学等也是211的优秀学生(一般定义就是gpa/g/t三项成绩优秀了),他们未必看得上,而自己母校或者国内大体水平学校的哪怕是中上游,他们也许会更看重。 别忘了,这些老师当年也是经过高考(微博)出来的,甚至是当地的状元榜眼探花、高考大小名人之类的出身,他们会如何看待国内各个学校学生生源质量的差别,不用废话了。
这些年来,美本(大陆出生中国人、赴美读的本科)、美硕(在美国读了硕士的)也是重要的冲击。从不知名小学校本科毕业,照样拿unc生统全奖的例子,unc不算生统top3,但是往后数第四第五啥的,就该轮到了;至于在美国读了master,申请到各名校全奖的例子,就更多了。随着美本美硕数量的增多,冲击会更大。
有的学校对国内个别非top的学校也很青睐,比如中山大学,申请NCSU统计系就很吃香。有一年拒了很多人,但是给了中山大学本科三个offer — 要知道,原因据中大学生说是有某师姐去了NCSU,表现很NB,为本系后辈打下一片树荫 乘凉。12fall听说NCSU统计系依然给了中大offer。。。
很多国内重点大学的优秀本科,本校没有出国传统,申请就很吃亏,一般情况下,有个专业top50的博士全奖,可能就到顶了,有时候,连前50的全奖都是奢望。12fall东南沿海某重点大学出了个公认的本科牛人,硬件很出色,也拿了某美国名校统计系前系主任推荐信,申请前50全奖我听说是颗粒无收。俺不了解此人申请做得如何、是否有啥特殊原因,但是这样的例子时有听说。
无论你是否赞成这种看重出身的观点,随着更多大陆出身的中国人在美国获得教职、顺利发展,这种现状会继续维持的。这就是现实。
有的同学说我申请的是自费硕士,自费读书的情况不同。自费读硕,这种壁垒的确就不是那么强了,12fall最早爆出生统牛ad的申请人,背景也很一般。但是考虑到现在申请人心气都普遍很高,但凡成绩还像点样的,貌似人人都要前30,而且还很看重综合名气,所以俺这里还是提醒,名校的自费硕士也不容易申请,整体上招生规模挺小的,详情请参考本文上面。
近年来的海龟老师们,也给申请带来一些变化,比如美国南部某大学的一位博士毕业生,海龟到国内西南某重点大学,推荐的一个本科就顺利的拿到了他毕业学校的全奖。上海财经大学有人拿到过harvard统计的MS admission,同济大学也有哈佛生统硕士的admission,追究一下背后的原因,都是有这类海龟/海外交流的帮助。